I Am David

晚上,又抽空看了部影片-I'm David 送信到哥本哈根,是部小品,卻也讓人感動。
一位小男孩,受到如納粹集中營般的虐待,幾乎也忘記自己原來的美好生活,後來終於成功逃脫。為了尋找幾乎已經忘記了的母親,他一路向北行...旅途中,受到好心人的幫助,然而也受到壞心人的威脅...
當然啦,最後,他找到媽媽了。
這不是一部劇情緊湊的片子,而在內心的表達上多加著墨,從心死而致開朗,劇情的舖陳張力十足,意境的描繪更是扣人心弦。
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品影片,讚的啦。

1 留言

Unknown寫道…
I Am David 補完(from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4/9/19/n665863.htm)

1952年,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12歲孤兒大衛受人之託,僅帶著一只指南針、一塊麵包和一封信逃出了集中營。他依照信上的地址,經過希臘、義大利、瑞士到丹麥的哥本哈根,然後把信交給一個人。當大衛穿越歐洲展開這趟送信之旅時,這是自小在集中營長大的他,第一次開始接觸到自由的世界。在這趟旅程中,大衛也逐漸拋開了他原本對人的防衛心,進而展露歡顏、願意與人分享並相信朋友,同時也開始珍愛周遭的一切事物。這趟歐洲之旅為他開啟了心靈的視窗,也給了他嶄新的人生觀…。
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(I Am David)是根據丹麥暢銷小說「北方自由」所改編而成的,是由丹麥名小說家安娜荷姆(Anne Holm)最感動人心的作品,故事?述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孤兒大衛逃出了集中營,他受人之託帶著一封信穿越歐洲、展開送信之旅的故事。名導演保羅費格(Paul Feig)慧眼視英雄,找來了在《受難記:最後的激情》(Passion of the Christ, The)中表現出色的吉姆卡維佐(James Caviezel)和飾演大衛的童星班提柏(Ben Tibber),共同創造一趙充滿希望的人生之旅。

吉姆卡維佐在一個嚴格的天主教家中長大,1991年,23歲的吉姆以《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》(My Own Private Idaho)中的小角色,首次登上電影銀幕。2001年演出《超感應頻率》(Angel Eyes)中敏感、渾身充滿神秘色彩的男主角,開始引起影迷們廣泛關注。2004年,他在梅爾吉勃遜(Mel Gibson)的宗教題材電影《受難記:最後的激情》(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)中出色地塑造了救世主耶酥,影片上映後給他帶來了電影事業上的成功。在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裡,吉姆飾演大衛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,他鼓勵大衛接近人群往更美好的世界去,並找尋屬於自己的自由,二人在片中的交情如同父子一樣要好,表現相當出色。

片中飾演大衛的童星班提柏(Ben Tibber)首次在電影中露面是演出《觀光導遊》(The Cicerones),雖然該片類型為恐佈短片,但也讓飾演一位小小的嚮導的他過足了戲癮。接著他便參與《101忠狗續集:倫敦大冒險》(101 Dalmatians II: Patch's London Adventure)擔任配音員。演出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是他參與眾多演出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在片中他飾演一位帶著希望與夢想的大衛,穿越歐洲、展開一趟送信之旅,年紀輕輕的班提柏在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中表現出色,立即在【聖狄哥影展】中獲得肯定,並榮獲了「最具潛力新人獎」獎項。